“文景之治”主要是汉文帝时期,景帝长期不被重视,认为他只是文帝政策的模仿者。这是错误的。
景帝是个狠角色,跟他的父亲完全不是一个治国思路。他还在当太子的时候,吴王刘濞的太子(他的堂兄弟)进宫,跟他一起下棋。这个吴太子也是从小娇生惯养的,脾气很大,下棋的时候耍赖、出言不逊,景帝当时就抄起棋盘一顿暴打,竟然给打死了。这事儿应该是失手,但也可以看出来景帝从小就是不好惹的主儿。
文帝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, 景武霸业, 汉景帝与汉朝酷吏政治的发端, 治乱得失阅读全文
总结完了朱国桢列举的“三大圣君”的执政得失,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反面:历史上以残酷或者任用酷吏而出名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效。
在大一统帝国的君主中,对官僚系统最残酷无情的当属朱元璋;
第二名是武则天,她“任用酷吏”的名头是最响亮的,来俊臣、索元礼、周兴、“请君入瓮”、《罗织经》这些“中国酷吏史”上大名鼎鼎的词汇,都是跟她任用酷吏的行为密切相关;
第三名应该是汉武帝,他手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, 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治国方略, 武周革命, 治乱得失阅读全文
明孝宗和宋仁宗都是工作勤奋、生活简朴,同时又乐于接受大臣反对意见的皇帝。但他们却治理不好国家,这是为什么?
儒家的治国理想是很美好的。但它过分侧重于发掘人性中善的一面,而没有充分重视人性中恶的一面。
举个例子,孟子曰:“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焉。南面而征,北狄怨;东面而征,西夷怨,曰:奚为后我?”[1]
——就是说,传说中的古代圣君商汤,因为讲仁义道德,所以天下无敌。去讨伐南面...
人性中的善恶与政府治理的首要任务,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, 儒家理想, 治乱得失阅读全文
在讲接下来的故事之前,我们先对孝宗朱佑樘的执政理念做一个比较和总结。
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经这样评价孝宗:“三代以下,称贤主者,汉文帝、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。”
这跟《明史》的评价很一致,都把朱佑樘的地位捧的很高,但比《明史》更夸张。《明史》把朱佑樘和明仁宗、明宣宗并列。朱国桢则把他和汉文帝、宋仁宗并列。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,在正统儒家学者眼中,跟孝宗并列的几个皇帝...
三大圣君,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, 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施政得失, 治乱得失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