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工业革命 海权文明的发展模式,可以总结成一句话:“不顾死活谋发展,集中力量办大事”——不顾殖民地绝大多数人民的死活,将他们创造的财富集中起来,供宗主国一小撮人发展更高层级的文明。 海权宗主国发达的...
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(第三卷-6-5)海权帝国:观察西方文明特质的一个重要视角
五、海权帝国 英国成为“日不落帝国”的时间,最晚也是在1763年战胜法国之后——注意这个时间点,它是工业革命爆发之前十三年,当时英国人甚至连珍妮纺纱机都还没有发明出来。如果把它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作为崛...
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-6-4合纵连横:英国崛起背后的地缘政治与战争
四、合纵连横:英国崛起背后的地缘政治与战争 在西欧殖民时代的第三个阶段,英国崛起了,成为了全球霸主,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,号称“日不落帝国”。此前先后崛起的西班牙、荷兰、法国都成了英国人的手下败将。 很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6-3航海时代
三、航海时代 民族国家形成以后,有了专制王权加持,欧洲也就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样,一边互相征战、一边开疆拓土。法国和西班牙打、西班牙和荷兰打、荷兰跟英国打、英国和法国打、法国跟普鲁士打……常年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6-2十字东征
二、十字东征 面对伊斯兰世界的咄咄攻势,基督教世界产生了恐慌。 公元十一世纪初,当时阿拉伯帝国自身也四分五裂了。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开始在中东称霸。塞尔柱突厥也信仰伊斯兰,并尊哈里发为名义上的国家元...
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6-1千年黑暗
第六章、欧洲崛起 一、千年黑暗 明清换代前后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巨大变化,是中国自身的衰落与欧洲文明的崛起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。理解中国自明末到近代衰落的过程,也就必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5-10盛世饥馁
十、盛世饥馁 英国使团希望中国放宽贸易政策的目标没有达到,但仍然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。他们沿途认真观察了中国社会现状并记录了下来。这些记录成为我们今天突破“文字狱”的藩篱,了解乾隆时期中国社会真实情况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5-9闭关锁国
九、闭关锁国 对自己缔造的这个“盛世”,乾隆本人可谓相当满意——疆域广大、人口众多、社会安定、君权稳固,皇帝本人也长寿健康,实在是挑不出一点毛病出来。他自己也在诏书中反复夸耀:“得国之正、扩土之广、臣...
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5-8带头贪腐
八、带头贪腐 到了乾隆四十七年,七十多岁的皇帝终于对自己的“文治武功”感到满意了。一些犯忌讳的文字送到皇帝那里,也不再要求深究,有时候奏报者还会被皇帝骂一顿无事生非。这样,文字狱的数量就迅速减少。到了...
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《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》-5-7忠君理学
六、忠君理学 乾隆毁掉了中国文化的很多东西,同时也保存并大力宣扬很多东西。他秉承康熙、雍正的政治路线,将与鼓吹“忠臣孝子”思想的有关文字文化保存了下来,理学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大行其道,很多新的文化艺...